海光同行,筑梦深蓝 | 惠汕镀锌铝镁钢边框,开启海光新纪元!

文章来源:公众号

近年来,我国对于海洋能源发展十分重视,海上光伏作为海洋能源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发电量高、土地占用少、易与其它产业相结合等特点,有利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已逐渐成为能源投资者争相参与的热点项目,将在新型能源体系构建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11月21日,海上光伏系统高质量发展论坛暨CPVT&中集集光共建海上光伏实证基地揭牌启动仪式在山东烟台成功举办,惠汕新能源作为参与该项目光伏组件钢边框生产企业受邀出席,目前镀锌铝镁钢边框已经过了为期三个多月的海上试验,历经台风、雷暴等极端复杂天气,各项指标优于预期,运行状态良好。

 

打破常规思路,开拓海上光伏设计新理念

 

海上光伏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模式,尤其在“双碳”目标下光伏项目快速增长,但因非农耕陆地土地资源有限,光伏电站也逐渐从陆地扩展到了水面。海上光伏具有利好政策支持、减轻农耕用地压力、缓解用电紧张和提高整体投资收益等特点,其发展可以说潜力无限。但是,海上光伏还面临着大风、大浪、高盐雾、高紫外等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对光伏组件在海上的应用提出了耐盐雾腐蚀、高载荷、耐紫外、耐高温高湿等可靠性方面的要求,为满足这些要求,光伏行业需从材料端入手,分别对光伏组件的玻璃、胶膜、边框、密封胶等多种原材料进行优化,来适配海上的各类环境考验。

为保证在海上能够具有长期可靠性与耐候性,镀锌铝镁钢边框在满足行业常规的标准测试之外,还做了一系列的针对海上光伏组件的特殊测试,包括DH(高湿高热)、盐雾测试等,测试后产品性能均远优于标准要求,也充分证明了该产品在海上等多种应用场景都具有优异的可靠性能表现。

 

聚焦科创能力,开启海上光伏新征程


海上光伏有两种发展方向,桩基固定式和漂浮式。山东省能源局发布的《山东省海上光伏建设工程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将建成并网1100万千瓦,漂浮式海上光伏示范项目将建成并网100万千瓦左右。两种方式均为光伏行业最前沿技术,我国乃至全球均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在无成熟经验可参考的当下,实证电站被寄予厚望。此次海上光伏实证基地揭牌启动仪式标志着我国海上光伏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重要突破,也标志着这条新赛道上,惠汕镀锌铝镁钢边框已处于领跑位置。

惠汕新能源作为镀锌铝镁钢制边框领导者,拥有数十年材料研究经验及全自动化、智能化近零碳黑灯工厂产线设备,在光伏组件钢边框的研发和制造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为实证基地项目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光伏组件技术支持。

 

再接再厉,为海上光伏项目从有到精而不懈努力


如果把实证项目比喻为解锁近海光伏的“金钥匙”,那么我国首个海上漂浮式光伏实证项目或将成为照亮深海的“探照灯”。该项目位于山东省烟台市,是国内首个用于海上光伏关键设备技术实证和发电系统方案测试的海上漂浮式平台。平台可通过搭载的监测系统对光资源、海洋环境和光伏电站全要素进行全过程数据实时采集和分析,可为海上光伏行业关键设备的研发设计、产品制造、运行维护提供真实运行环境实测数据,填补了海上漂浮式光伏行业户外实证空白。 

实证电站采用了惠汕明星产品镀锌铝镁钢边框,众所周知,海上光伏将面对高温高湿、高盐雾、高风暴潮等环境特征。为了保证产品的安全可靠,惠汕从原材料筛选到生产环节的把控,例如选择更适合的镀层含量,提升产品的抗腐蚀性和耐候性。由于海上场景需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对材料的强度和耐用度提出了挑战,而在众多材料中,钢材恰能出色应对这一挑战。

论坛上,中集集光向企业介绍了全国首个海上光伏实证基地的建设情况,呼吁全行业携手共推海上光伏尽快完成实证产业化开发,大力推动海上新能源创新发展,为实现“碳中和”和可持续发展做出切实贡献。作为领军者,惠汕新能源将不断突破创新,降本增效,在海洋光伏系统解决方案发展的篇章中提供更优解。